Site Logo                                        English
    
业界动态
首页 >> 业界动态 >> 正文

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低碳冶金与绿色发展会议 · 低碳钢铁冶金分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2-05    作者:潘志鹏    来源: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20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与中南大学共同承办,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与有色金属清洁增值冶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协办的“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低碳冶金与绿色发展会议”在长沙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国内外40余家知名高校、企业等单位的院士、专家学者、高校代表等共计200余位人员参加会议。


 

 

  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设有“低碳有色金属冶金”、“低碳钢铁冶金”和“低碳冶金前沿交叉”三个分论坛,共计29个特邀报告。其中低碳钢铁冶金”分论坛主要由中南大学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负责,分会场邀请了国内和国外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报告。“低碳钢铁冶金”分论坛由中南大学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旭教授和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彭志伟教授主持。



各位专家学者在低碳钢铁冶金技术产学研用方面积极交流探讨,聚焦低碳钢铁冶金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球低碳钢铁冶金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创美好未来。钢铁冶金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工业化支柱,建设低碳钢铁冶金科技强国,推进智能化绿色冶金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



 

 


“低碳钢铁冶金”分论坛上半分会由中南大学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旭教授主持,韩国高丽大学Joonho LEE教授、日本东北大学Shigeru UEDA教授、日本九州大学Ko-ichiro OHNO教授、中南大学周乐君教授围绕“低碳钢铁冶金”主题,聚焦于国内、国外钢铁冶金绿色、低碳技术分别作主题报告。


韩国高丽大学Joonho LEE教授的报告题目为“Revisiting Steel for Sustainable Future‘ or "Scientific Questions in Hydrogen-based Ironmaking Processes”,介绍了钢铁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以及绿色清洁能源——氢在钢铁工艺中的研究现状;日本东北大学Shigeru UEDA教授的报告题目为“Fundamentals study on slag properties for carbon neutral steelmaking”,介绍了碳中和炼钢炉渣性质的基础研究,以达到“双碳”目标下炼钢工艺的绿色低碳发展;日本九州大学Ko-ichiro OHNO教授的报告题目为“Investigation of slag formation behavior between lump iron ore and limestone for utilization of lamp iron ore in oxygen blast furnace”,研究了块状铁矿石与石灰石之间的造渣行为,以利于在氧气高炉中利用块状铁矿石;中南大学周乐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The Mechanism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Mold Flux under Electropulsing Treatm”,介绍了关于电脉冲调控保护渣相变机理研究,为保护渣工艺提供绿色、节能发展的新道路。


每个报告结束之后,国内、国外专家学者、参会的研究人员对报告进行提问并积极讨论,促进了国内、国外有关“低碳钢铁冶金”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国际交流,积极探索新时代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推动全球低碳冶金可持续发展


“低碳钢铁冶金”分论坛下半分会由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彭志伟教授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卢鑫教授、东北大学祭程教授、湖南大学吴正刚教授、上海大学于要伟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黄奥教授围绕“低碳钢铁冶金”主题,聚焦于钢铁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研发分别作主题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卢鑫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Electrochemical upcycling of aluminum scraps and an attempt for eco-design of metal products         ”,介绍了废铝电化学升级再生与金属产品生态设计尝试,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仅仅是钢铁行业的要求,更是全体冶金行业的共同行动;东北大学祭程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wins system for continous casting process   ”,介绍了连铸关键工艺数字孪生系统架构与应用,对推动钢铁冶金行业连铸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做到关键示范;湖南大学吴正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High entropy carbon china production, its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s property   ”,介绍了低碳绿色下新型高熵碳化物陶瓷制备以及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上海大学于要伟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cold-bonded briquettes made from return fines of sinte   ”,介绍了以蛇纹石返矿粉为原料制备冷固结型煤的特性及性能研究,提供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武汉科技大学黄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Design and Study on low carbon metallurgical refractory furnace lining   “,介绍了面向低碳冶金的耐火材料炉衬设计与探索,符合绿色生态材料的发展方向。


每个报告结束之后,国内、国外专家学者、参会的研究人员对报告进行提问并积极讨论,促进了国内、国外有关”低碳绿色冶金“各行业之间的思想交互,   冶金学科要为世界绿色服务、为世界新能源服务、为世界科技交流服务  



 

  各国与会专家聚焦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从冶金学科前沿视角,共同探讨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开放、协同、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上,使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审:周游,二审:高旭,三审:周乐君)